浩天康复

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

1.1康复的含义和作用

为了使您了解什么是康复,康复治疗的意义、性质及特殊性,方便理解本书的内容,以及根据康复方案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练习,本章介绍康复的含义、作用、特殊性;如何调整心理来配合治疗及生活中的康复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尽快恢复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的一些常识。

  1. 什么是康复

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伤残者更快更好地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这里说的残疾泛指身体上的伤、病和功能的障碍,如髌骨软化造成的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的疼痛。

  1. 骨科康复包括哪些内容

(1) 骨科疾病康复:骨科疾病多会引起躯体功能障碍,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都应进行康复治疗。

(2) 骨与软组织损伤后康复:由于运动或其他原因意外发生损伤后,组织的损伤、疼痛、伤后的制动等,经过治疗后,遗留的肢体的力量和活动度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就应该通过康复治疗使损伤肢体和躯干的功能尽快恢复。

(3) 骨科手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综合协调地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功能练习、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促进术后患者身心健康,尽快、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以使患者重返社会。

简单地说,康复就是针对功能上的障碍,主要采用功能练习、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迸行治疗,以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恢复功能(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行走、跑动、跳跃等)是康复的直接目标,重返社会 (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娱乐等)是康复的最终目标。

3. 为什么要进行康复治疗

疾病、损伤、手术后,身体的功能将会产生某些缺失。这其中可能有一小部分可以自行恢复。但多数功能必须依靠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与功能练习,并经过一定的时间才可逐渐恢复或得到功能代偿,从而达到恢复功能重返社会的目的。

康复的效果和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康复并不是患者单纯地被动接受治疗。只有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例如肌力练习的疲劳,多次反复练习的枯燥,关节活动度练习中的疼痛,都是必须患者配合,克服困难完成练习才能取得效果的。

1.2 康复治疗过程中如何调整自身心态

1. 摒弃“养病”的观念

“伤筋动骨一百天”,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关于“养病养伤”的俗话,但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同时还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所谓的“养”应理解为“康复”,即科学的“养”。

因为对于人的骨骼、关节、肌肉、韧带、肌腱等运动系统来说,良好的功能来自于适当的功能练习。一度的卧床静“养”只能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造成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也就是人对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能力)下降、协调性下降、肢体功能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同时由于身体的活动量减少,身体的脏器功能也衰退。

所以不仅伤病的肢体必须进行适当功能练习外,身体其他部位也应进行练习,以保持良好的整体身体素质,促进局部损伤的恢复。同时,能够独立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也不应依赖他人帮助,以避免身体功能的进一步衰退。

2、树立“早期康复”的正确观念

功能的缺失和衰退是从伤病发生后马上开始的。因此必须把握早期良好的治疗时机,在各项功能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减退时就开始练习和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做到早康复,早受益。以免延误时机造成恢复周期的延长,甚至是遗留下一些不可逆的永久性功能障碍。

  1. 克服伤病后对运动的恐惧感

我们的康复方案和所进行的各项康复治疗与练习,都是经过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安全有效的,正确练习并无危险性。只要在练习的过程中随时复査、及时评定功能状态、调整练习、接受专业的指导,一般就会是安全的。过度的恐惧紧张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功能的恢复。

  1. 克服练习中的情性

任何功能的提髙与恢复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多数功能练习较为枯燥,需要多次重复,并且长期坚持进行,才会产生并达到良好效果。抱有“立竿见影”和“等着慢慢恢复”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只会造成不良后果或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1. 克服练习中的急躁情绪

人体组织的愈合、改建,肢体功能的提髙、恢复,组织炎症及疼痛的消退等,都有其发展规律,需要一段时间。盲目追求进度极可能有危险发生。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治疗、提高运动量和练习的难度。不可勉强尝试医生尚未允许的活动,否则极可能造成始料不及的严重不良后果。

6、康复练习要持之以恒

一些康复治疗的周期很长,很多功能的恢复进程缓慢,并且需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将练习生活化、习惯化才能受益终生。尤其是接受正规康复治疗及练习以前有很长时间伤病史,功能上曾经长期受限的患者,更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坚持治疗和练习。

1.3 康复治疗和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1. 常规注意事项

本书提供的康复治疗方案中的方法及数据都是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的,具体使用中应该根据身条件及伤病和手术情况的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完成练习。并且在练习中根据个人的体力情况,视自身练习后的疲劳程度,疼痛的程度,随时调节练习的强度。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练习的次数、组数、时间和强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和各种治疗在不断更新,康复方案也会逐步调整。但人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变的,练习的方法和姿势等是相对固定的,调整的只是各项治疗和练习开始的时机,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等。书中所列出的方法同样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后继续指导康复功能练习。

2. 练习中的疼痛

某些功能练习会引起疼痛,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疼痛程度不重,并且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消失,或者消退到练习开始前的水平,就说明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但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续很久不能消退,说明可能发生新的损伤,就必须马上停止练习,并且及时去医院就诊。

3、肌力练习的疲劳

进行肌力练习时,必须每次练习到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完成每一项或每次练习后充分休息2-3小时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练习中应集中精神,专注于动作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这样既可以确保练习完成的质量,使神经能够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同时避免注意力分散造成的危险。边练习边看电视或说话等是不可取的。既无法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发生。肌力的提高是关节、肢体、脊柱稳定及功能提髙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认真练习,才能逐渐恢复和提高功能。

4. 动静结合

除手术或病损肢体根据情况应该适当地制动和保护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应该尽可能多地活动和练习。才能确保身体的基础素质不会下降太多太快,并且能提髙整个身体的循环和代谢水平,促进手术或病损局部的恢复。

5. 练习强度

关节及关节附近手术后,通常在术后早期不宜过多活动关节,更不应该以反复活动的方式作为练习来提高活动度和灵活性。否则极易造成关节肿胀积液,影响组织愈合及功能恢复。同时可能由于过度的刺激使创伤和炎症积累,造成“异位骨化”等非常严重的后果。灵活性是随着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以及关节周围相关组织延展性的恢复,才能逐渐提髙的。

6. 关节肿胀

关节及肢体的轻度肿胀通常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的程度不随练习及活动的增加而增加就是正常的反应。直到关节活动角度和肢体的肌肉力基本恢复正常,伤病局部不再有新的刺激后,肿胀才会逐渐消退并恢复健康。肿胀突然加重时应该马上调整练习,减少活动,如果还不能缓解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7. 遗忘

在康复的适当时候就应该学会“遗忘”。当功能基本恢复后,不要过分关注伤病或手术肢体局部的细微感觉。过分关注只会加重心理负担,使很多本来可以进行的活动不敢去做,造成心因性的功能障碍。

1.4 康复治疗的特点

  1. 康复过程有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存在个体差异,以及伤病情况的不同,因此康复治疗的效果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使同样的伤病也由于诸多方面细微的差异而造成恢复的时间、程度等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与其他患者进行比较。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伤病或手术,当然也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康复进程。盲目比较只能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对功能恢复毫无帮助。

  1. 康复治疗及练习只需“不求甚解”

书中为大家安排和设计的治疗和练习的方案是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辅助检査(血、尿、X线片、CT、MRI等)、功能评定等的结果,医师、治疗师共同讨论后,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依据机体功能恢复的规律,按照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选择和设计的。

虽然我们在书中尽量解释治疗的目的和作用,有时可能还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时患者应尽虽根据专业医务人员的评定与指导,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下肢肌肉力量练习中的“抗阻拉皮筋肌力练习”。向前踢腿是练习股四头肌,向后踢腿是练习腘绳肌群及臀大肌肌力,向外侧踢腿是练习阔筋膜张肌的肌力,向内侧踢腿是练习内收肌力及股四头肌内侧头的肌力。30次每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是按照“超量恢复”的训练理论所设计的,针对肌肉的耐力进行练习的,因为维持肢体及关节的稳定性需要肌肉具备良好的耐力。

  1. 康复不是“万能的”

康复对功能恢复的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和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人体组织的恢复能力,以及伤病的严重程度等,某些功能是不能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的。通过康复治疗和练习,发挥代偿功能、发展残余功能,尽可能改善功能,尽可能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才是目的。

4、“治好”的标准因人而异

康复是需要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功能康复目标的设定也因人而异,所谓“治好”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同样是小腿骨折,做了同一方式的手术,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愈合良好、无疼痛肿胀,可以正常行走,恢复原来的日常生活,就是功能的完全恢复;但对于中青年来说,就需要至少能上学、上班、运动、完成所有生活所需的活动;对于运动员来说,就需要能全力的跑跳等,恢复全部的运动能力,重返赛场,才能算是恢复了全部功能。

因此,在按照康复方案练习之前,首先必须经过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断和评定,在对自身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后,通过交流沟通以及练习中不断的调整,进行适合自身身体条件并且有针对性的功能练习。

1.5 康复及功能练习中常用术语的含义

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书指导功能练习,在此章节中介绍一些康复练习理论及康复方案中常用的词语含义。使大家能更加容易理解练习的理论,并准确地完成康复功能练习。

1. 康复方案中常用术语的含义

(1) 健侧:健侧就是指健康的没有伤病的一侧肢体。例如膝关节屈曲至与健侧腿相同,意思就是腿弯到与没有问题的“好”腿一样的角度。

(2) 患侧:患侧就是指发生了伤病,或者进行了手术的一侧肢体。

(3) 对侧:即越过身体中线的另外一侧肢体。例如左手的对侧就是身体的右边。

(4) 同侧:同侧即相同的一侧。例如左手的同侧就是身体的左边。

(5) 双侧:双侧也称两侧,就是左右两侧的肢体同时。例如双侧同时完成,就是左右两边的肢体同时做练习的意思。

(6) 上肢:手、前臂、上臂统称上肢。

(7) 下肢:足部、小腿、大腿统称下肢。

(8) 躯干:颈部、胸部、腰部统称躯干。

(9) 仰卧:仰卧即是指脸向上,后背及臀部接触床面,平躺在床上。

(10)俯卧:俯卧即是指脸向下,胸腹部接触床面,肌在床上。

(11) 静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就是练习的过程中肌肉做等长收缩,不产生关节和肢体的活动。也就是保持某一个姿势不动,使肌肉疲劳达到练习效果的方法。对于术后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牢固,炎症反应明显,疼痛较重时通常采用此类练习。同时此类练习是提高肢体控制能力的重要方式。

(12) 动力性练习:动力性练习,就是练习的过程中肌肉收缩产生关节运动和肢体的活动。也就是通过特定的运动使肌肉疲劳达到练习效果的方法。对于术后中后期,肌力及功能已经具备一定水平后通常采用此类练习。同时此类练习是提高肢体在运动中控制能力的重要方式。

(13) 抗阻练习:抗阻练习就是对抗阻力进行练习。阻力可以是身体的体重,所用器械的重量等。

(14) 负荷:所谓负荷,就是练习时使用的重量。负荷可以是身体的体重,所用器械的重量等。练习时可以灵活运用周围的物品作为负荷,例如装满水或沙子的水瓶、厚的书本、在塑料袋里装重量适当的东西等。

(15) 康复方案中的练习强度和最的安排:本书方案中某一项练习的要求是“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组连续进行”。这是用以描述练习的时间、强度、次数、组数等,指导患者具体完成练习。所谓“30次/组”,即每一组练习有30次,需要完成30次完整的动作。“组间休息30秒”,即每做完一组练习中间休息30秒的时间。“4组连续进行”,即每一次练习要连续完成4组。也就是每完成30次动作的练习,休息30秒再练习下一组,一共完成4个循环。必须强调的是,这样的安排是根据需要练习的不同部位,需要加强的不同力量增强身体功能而设计的,不应随意更改次数和休息时间等,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如果体力不足以完成全部练习,可以先做1-2组,待体能提高功能加强后再增加至规定组数。

(16) 冰敷:在康复方案中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后,长时间站立、行走、持物、负重后,或平时感到关节或肢体肿、痛、发热明显,应该马上冰敷患处局部15-20分钟,使组织迅速降温,毛细血管收缩,避免进一步出血和肿胀。这在康复功能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冰敷时可使用专用硅胶冰袋,在冰箱冷冻室冷冻随时备用。也可以用冰块自制,即把碎冰块装在塑料袋里,再加适量水,制成冰水混合物后使用。使用时将冰袋放在患处关节局部。硅胶冰袋使用时应隔一层布以避免冻伤。冰块冰袋可以直接接触皮肤冰敷。冰敷时避免漏水弄湿伤口。

2、肌力的含义

肌力是指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肌肉力量。肌力并不单纯是指力量的大小,它包括了最大力量、耐力力量、速度力量三个方面。通俗地说,最大力量就是说最大可以用出多大力量,耐力力量是指可以持续用力多久,速度力量是指可以用多快的速度用力。例如走路时突然踩到坑洼处,下肢的肌肉可以快速收缩发力,站稳身体不摔倒,就是肌肉速度力量或称爆发力的体现。

3、关节活动度的含义

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度或转动的角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角度。

4、什么是运动疗法

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实现的,伤病后运动功能会丧失或部分缺失。除针对伤病本身的临床治疗,还必须进行运动疗法以锻炼功能,从而逐步恢复各项运动及各项功能以重返社会。

运动疗法是在康复治疗中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动、牵引、按摩、借助器械的运动等)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亦称治疗训练。当患者可完全主动进行时,也可称为体育疗法。也就是通常说的体疗,康复功能练习等。

运动疗法可以分为传统的运动疗法、神经生理疗法、运动再学习法等。传统的运动疗法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等。多用于运动系统四肢关节伤病后功能障碍的功能康复。神经生理疗法多用于脊柱骨折或伤病后,脊髄及神经损伤的康复。运动再学习法多用于脊柱骨折或伤病后,脊髓及神经损伤的康复,以及各项运动功能的学习恢复。

5. 什么是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专业医生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查诊断评定之后,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和对功能的需要,制定出的不同的康复功能练习的计划。

运动处方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6. 功能练习中突发损伤的应急处理

功能练习或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慎突发意外损伤,首先应遵循“RICE”的原则紧急处理。“R”即“rest”的第一个字母,意为休息、制动,也就是马上停止活动;“I”即“ice”的第一个字母,意为冰,也就是要马上在损伤局部冰敷;“C”即“compression”的第一个字母,意为加压,加压包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弹力绷带对损伤局部加压包扎,可以固定局部避免损伤加重,同时避免过度的出血肿胀等;“E”即“elevation”的第一个字母,意为抬髙患肢,也就是将患肢垫高,高于心脏位置,利于血液的回流。

当然,在应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尽快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重大的不良后果。

 

 

添加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